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9章 决战时刻
第(2/3)页
。”李卫东开口答道。
陈永华想了想,开口说道:“纺织品和小商品,重量都不是很大,如果只是一般仓储叉车的话,1.5吨的荷载应该就够了。
以内燃机动力,1.5吨的荷载研发起来没有丝毫难度!而且采取更小的荷载,还可以减少噪音、省油,以及增加稳定性。
不过嘛,如果真的要将叉车,作为未来产品的发展的一个方向,还是建议,应该研发负荷液压传感系统。
有了负荷液压传感系统的话,以后做八吨以内的中型叉车,甚至三十吨以上的重型叉车,都能用得上。”
“负荷液压传感系统,那可是高科技啊!”李卫东开口说道。
“其实也谈不上是高科技,就技术而言,负荷液压传感系统的技术,实际上已经成熟了,日本的工程机械企业,也已经将这套系统用到新款的工程机械上。”陈永华开口答道。
对于负荷液压传感系统,李卫东还是有所了解的,这条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基本上只要是用得到液压的地方,就会有负荷液压传感系统的用武之地。
放在后世的话,负荷液压传感只能算是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的标配技术,甚至很多不太知名的小组装厂,都拥有这套技术。
然而在1996年的中国,负荷液压传感系统还算是一种高科技。
中国是进入到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研究负荷液压传感系统,有关于负荷液压传感系统的论文,也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菜开始大规模的出现在国内的有关期刊上。其中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应用方面的。
如果是国际级别的学者,看到当时中国有关于负荷液压传感系统的论文,肯定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回了十几年前。
因为这套负荷液压传感系统技术,早就被日本的工程机械企业用在了产品上,比如大名鼎鼎的小松制作,就是比较广泛应用负荷液压传感系统的企业。
一种技术,外国企业都已经卖出几万十几万台的产品了,中国的大学却还在讨论这种技术的原理是什么,该如何应用,这也凸显了在工程机械的领域,中国真的要比世界落后太多。
李卫东知道,陈永华的建议是正确的,如果想要踏踏实实的做产品,是应该去研发负荷液压传感系统这种技术。
一旦研发成功的话,不光是可以用在叉车的液压系统上,像是挖掘机、装载机的液压,也可以使用这套系统。
研发新技术这种事情,历来都是个吞金兽,以当时国内的技术条件,像是负荷液压传感系统这种技术,上亿的研发费都不一定能做的出来。
若是别人提出要研发负荷液压传感系统的话,李卫东还真舍不得掏钱,但是陈永华提出要研发负荷液压传感系统,李卫东就得认真考虑一下了。
沉吟片刻后,李卫东开口问道:“陈老师,以我们现在的条件,研发负荷液压传感系统的话,你估计需要多少资金?”
“这个还真不好说,研发这种事情,资金自然是多多益善。”陈永华想了想,接着说道;“不过要取得初步成果的话,五百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也就够了。”
“你值得初步成果,大致是什么程度?”李卫东又问道。
“你不是要做仓储叉车么,五百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应该能让1.5吨的叉车,用上负荷液压传感系统。如果再想提高荷载的话,就需要加大研发力度了。”陈永华开口答道。
“看来想要完全掌握负荷液压传感系统,研发投入还真不少!”李卫东开口说道。
“还好吧!负荷液压传感系统毕竟是现有的技术,我们做研发的话,有很多资料可以做参考。如果是一种新技术的话,那研发投入就真的非常高了。”
陈永华接着说道;“不过在工程机械领域当中,像是这种核心技术,研发的回报率还是很高的,只要把技术做出来,用个二三十年都不会被淘汰。”
“有道理!这钱还真不能省!”李卫东点了点头。
工程机械的技术,使用寿命都是比较强的。就比如这个负荷液压传感系统,至少在李卫东重生之前那个年代,还有很多企业将其当做是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xsv.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