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八章 以“高新”的名义重生运十
第(2/3)页
轮转盘,可并不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就不能实现;当下,飞机的涡扇发动机始终是中国的短板,就连正加紧研发的海军新式导弹攻击机也只能用性能并不出众的英国“斯贝”发动机,难道这就意味着再过十年、二十年,难道就不会有推力更强,性能更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关键还是要看项目的引导,一款小小的便携式火箭筒,让复合材料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一门52被口径155毫米火炮,将特殊冶炼技术从遥不可及的幻想,变成走进千家万户的寻常用品;一辆新式坦克,让中国的汽车动力更强,操纵更好;一架炮兵侦查校射雷达,将电系信息化水平提升数个台阶.........
因为项目的需要,所以需要不断的创新意识和无尽的创造力,只有如此才能满足项目的技术指标,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配套在发展,在升级,在向前大踏步的迈进,从而完成一次华丽的产业升级,当整体基础产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便会反补最初的项目,进而以改进的方式,完成具体项目的性能提升........
比如说78式枪械的轻量化改造,就是得益于复合材料的发展,在如同坦克的信息化升级,就是在数据链和信息技术取得突破后,才进行的改进措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不管是怎样的例子,关键要看项目能否延续下去,怎样延续下去;
运十项目也是一样,无论它的技术状态有多差,产品质量有多不乐观,只要项目在,只要有升级改造的潜力,那它就会像一块强有力的吸铁石一样将周围一切配套的产业落落吸附住。
随着它的生产而生产,随着他的升级而升级,当有一天运十完完全全达到技术状态,也就意味着,中国不单单拥有自己的大飞机,还拥有五万吨级以上的水压机、万吨级的油压机、先进的涡扇发动机,而这些重器所代表着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崭新的未来........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才极力保住大飞机的团队和设计资料,哪怕是团队的核心已尽数散尽,哪怕是有些资料已是残缺不全,但只要人在,东西在,重生便有可能,可一旦整个项目就此消亡,依附其上的配套产业也会就此没落,在想凝聚起来,便等于从零开始,艰难无比.........
所以,卢嘉栋才会不顾高层的分歧,力主保住运十项目,只是卢嘉栋可以不顾分析保下项目,可无法做到完全无视,毕竟没有高层的首肯,整个项目依然无法重启,因此,在运十被冷藏的大半年的时间里,
卢嘉栋多次北上京城,或有心,或无意的向几位相熟的主管领导叙述特种支援飞机的必要性,加之近期越南在南~~海上面的一些小动作,正好切合几位军队领导和高层的心思,就在一天前,卢嘉栋刚刚接到海军司令员江汇川的电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xsv.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