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裘,你的病有救啦!(5.4K)
第(2/3)页
常见的水生类苔藓。”
“另外基因的ITS也测出来了,没有变异迹象,可以断定它不是新物种,自身不存在净化能力。”
徐云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
周佩瑶的实验结果很明了,直接排除了第一种可能性。
因此具备洁净效果的,应该就是青苔中存在的某种微生物了。
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目前地球上已经发现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在内,总数大约有两百多万。
至于未被发现的数量就更多了,并且波动很大。
众所周知。
目前推测生物种数一共有两类方法:
一类是直接请分类学专家通过理论推算,评估世界上可能还有多少物种待发现。
另一类方法是根据已详细调查区域的物种数量,外推至全球的总物种数。
然而,这些方法有许多假设与限制,使得推算的总物种数差异甚大。
最低的推算数值是三百万,最高的甚至达到了一个亿。
目前接受度比较高的一个数字,是由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Camilo Mora教授提出来的:
870万,不包括病毒。
他是应用生物分类阶层——也就是生物课本里学过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数量趋势,推估出出来的这个数字(org/content/113/21/5970)
例如某动物门=10纲=100目=1000科=10000属=100000种,同时不同类群的分类阶层数量有相似的趋势,且高阶分类相对于种较稳定。
因此经过一系列的模拟,最终可推估得到较可信的总物种数。
Camilo Mora教授的这篇论文是目前全球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统计文稿之一,也算是个比较权威的推论了。
870万对比200万。
因此在青苔之中发现某种甚至多种微生物的存在,徐云真的一点儿都不惊讶。
随后他沉思片刻,对裘生道:
“老裘,先做16S相似度检测吧。”
裘生点点头,飞快的带上套...手套,说道:
“行,我立马就做。”
一般来说。
如果是培养皿培育出的菌株,检测或者对比的难度往往都不高。
但对象若是自然界富集的样本,操作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徐云所说的16S相似度检测,指的是核糖体小亚基的RNA组分检测。
也就是16SrRNA。
这部分长度大约1500nt,不同物种略有差异,算是目前主流的九大新物检测步骤之一。
五分钟后。
裘生抬起头,对徐云道:
“老徐,准备好了,引物你觉得用啥?”
徐云想了想,很快道:
“1492R吧。”
“好嘞!”
半个小时后。
裘生抬起头,打了个响指:
“搞定,扩出来了,BLAST的密匙你有吧?”
徐云朝他竖起一根大拇指示意干得漂亮,随后走到操作台边,噼里啪啦的输了一大串密匙。
做过新种检测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16S相似度检测的界限其实有些模糊,因为不同分类群的检测相似度阈值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的是97%,有的是99%。
只是在通常情况下。
相似度超过97%的,就可以认为是一个物种。
相似度低于97%的,就可以认为是不同物种,进行下一阶段检测。
不过就是这样一种不太精细的检测手段,却依旧是很多新物检测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大部分样本在经过检测之后,都会发现相似度在99.99%以上,与其他某某微生物是同一物种。
总而言之。
这项技术在定属方面还是靠谱的。
又过了一会儿。
裘生一脸惊喜的抬起头,声音骤然拔高了几分:
“老徐,相似度46.9%,46.9%!!”
“毫无疑问,这是一类新物!”
徐云认真的看了他一眼,确认道:
“只有一种新物吗?”
“没错,只有一种!”
徐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道:
“那就继续上磷脂脂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xsv.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