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真相大白_走进不科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五章 真相大白

第(2/3)页

风飘向了其他方位。

        众人则就地抬头看向天空,做起了注目礼。

        这是诛仙项目组成立到现在,三个小组做的第一次联动实验。

        其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检测刘有成他们第一批次生产出来的材料强度,筛选合适的配比。

        二则是对高空数据进行收集。

        当然了。

        由于项目组成立到现在只有两天,因此再乐观的人也不会认为气球可以达到平流层飞艇的预设高度。

        或者奥秘某种意义上来说。

        王老他们今天要收集的正是气球爆炸瞬间的数据。

        没错,爆炸数据。

        虽然从明面上看。

        氢气球在上升过程中,会受到与运动无关的2个力。

        也就是合成浮力和球壳重力——其中前者实质是内含气体的重力和气压的合力。

        也就是球壳重力=球壳质量*当地重力加速度。

        合成浮力大小=内外气体密度差*体积*当地重力加速度。

        同时在恒温近似的情况下。

        可以认为大气密度随高度指数递减。

        也就是随着气球上升,浮力大小会逐渐减小,

        直到浮力大小与球壳重力大小平衡的位置,气球便会停止上升,漂浮在高度不动。

        但这仅仅是理论情况而已。

        实际上。

        在上升过程中,球壳承受的压强差会迅速增大。

        所以在现实情况里。

        气球大多会在上升过程中因为承受不了内外压强差,从而发生破裂或漏气。

        而这种爆炸时的内外气压差数据,则可以给王老和刘有成团队提供很重要的研发参考:

        刘有成可以用来优化囊体材料。

        王老则可以来辅助飞艇结构的研发。

        至于这些数据如何采集......

        靠的自然是气球下方的小金属片和乔彩虹她们涂抹的涂料了。

        这个小金属片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铁氧体材料,它对气象多普勒雷达的电磁波有着特殊反射,可以传回很多高度数据。

        举个不恰当但很好理解的例子。

        它就相当于是一颗大型的降雨粒子,可以很容易被气象多普勒雷达锁定实时情况。

        至于涂料则包含了硼纤维以及环氧树脂,这些都是这年头工艺可以生产出来的材料。

        它们的特点是频率范围窄,气体爆炸的时候会形成明显的基团。

        这些基团的时速、高度通过气象多普勒雷达反馈计算,就可以还原出爆炸时的气体数据。

        另外需要补充的一点是.....

        这个过程徐云并没有提任何意见,所有灵感都是王老和孙俊人以及刘有成他们讨论出来的。

        毕竟无论是材料还是原理都属于这个时代已知的概念,并不算特别超纲。

        倘若这种事情都需要徐云帮忙......

        那么兔子们也就不可能搞出核武器了。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

        这些气球慢慢升上了天。

        这二十个气球以四个为一组,材质分别分成了五类:

        乳胶、

        表面处理过的织物、

        溅镀处理的薄膜、

        聚酯薄膜、

        以及.....

        多膜共混。

        除此以外。

        这些材料中都加入了少许驴兄的顶浆分泌液。

        同时为了起到对比参考效果,其中有部分还从顶浆分泌液换成了驴兄的丁浆分泌液。

        在气球升空后。

        不同的材质很快展现出了不同的性质。

        其中被溅镀处理过的四个气球一马当先,飘在了最上方,看这架势直直奔着三五千米去了。

        表面处理过的织物气球则拖到了最末尾,并且和前方的四个批次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断代。

        数分钟后。

        织物气球停留在了一千米左右的位置,没有爆炸但也不再上升。

        见此情形。

        刘有成摇了摇头,立刻拿起一个小本子,在织物气球上画了个叉。

        高度一千米,飞行速度则最慢。

        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

        织物气球显然都没可能进入下一轮筛选了。

        与此同时。

        另一边的保铮等人也在飞快的记录着数据:

        「编号1高度1145.14米,风速8米每秒,气压88.46kPa.....」

        「编号3气球高度1453米,风速8.7米每秒,气压83.53kPa.....」

        「编号4气球高度......」

        过了片刻。

        显示屏上的一个小绿点忽然一滞,接着便开始迅速下坠。

        见此情形。

        保铮立刻抬起头,看向了刘有成,汇报道:

        「刘主任,12号气球炸了!」

        刘有成对此倒是显得很澹定,冷静的反问道:

        「小保,爆炸瞬间的数据采集到了吗?」

        保铮再次把目光投向操作台,鼓捣了几下后答道:

        「采集到了七个爆炸瞬间的变速信号,其中有三个比较明显,应该可以还原出爆炸时的具体情景。」

        刘有成这才点了点头。

        上头曾经介绍过。

        这些气球的外表都涂抹有硼纤维以及环氧树脂。

        这些材料的主要作用,便是用于传递气球发生意外时的数据:

        无论气球是漏气还是爆炸,气球本体都会发生某些形变。

        比如漏气是向内缩扁。

        破裂爆炸则是往外膨胀。

        其中漏气过程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就是休一下跑没了气儿,接着在铁片的牵引下向下坠去。

        但爆炸就不一样了。

        在爆炸的瞬间。

        气球的囊体会炸裂成数块甚至数十块的小片。

        这些小片的溅射方向、速度有时因为受力点和空气阻力的缘故,数值上可能相差好几倍。

        而在这个过程中。

        小片上涂抹的硼纤维以及环氧树脂就相当于一个放大器,通过波频特性将这些数据变得清晰可捕捉。

        这也算是兔子们自研出来的黑科技之一吧,后来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的很多参数就是靠这样得来的。

        不过那时候的条件要比现在更艰苦,因为原本历史中兔子们可没有气象多普勒雷达辅助......

        随后保铮带着小组其他成员迅速将这些变速信号逐一记下,准备汇总起来后交给刘有成他们处理。

        到了这一步。

        之前打气球做苦力的周绍平等人便总算可以松一口气,在一旁歇息了起来。

        「对了,郑涛同志。」

        眼见郑涛等人有了喘歇之机。

        徐云便把一个自己纠结了好久的问题问了出来:

        「郑涛同志,你之前说的我欠啥本土驴人情的事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说句实话。

        这个问题徐云已经纳闷有些天了。

        一个礼拜多前。

        当时为了让徐云能够教导他们一些新知识,郑涛搬出了好些理由来说服徐云。

        其中乔彩虹的照料之恩以及郑涛浇筑轮椅的人情徐云立马就认了,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郑涛当时还拉来了另一位**志,说是徐云欠他....准确说是欠他家那头本土驴的人情。

        这徐云就相当费解了。

        奈何这些天基地副业队的任务很重,徐云和郑涛以及周绍平都没多少见面的机会。

        偶然几次相遇也都是有正事要处理,忙着忙着就忘了问了。

        因此眼下难得有空闲。

        徐云便忍不住再次抛出了这个问题。

        毕竟无论他怎么琢磨,都很难解释自己为啥会欠一头驴人情......

        「哦,你说这事儿啊。」

        郑涛闻言立马朝周围张望了几下,很快朝数米外的一人招了招手:

        「嘿,老谢,过来一下!」

        郑涛口中的老谢便是当日徐云见到的谢雨,也就是所谓的驴主人,一个笑起来相当憨厚的瘦小青年。

        待谢雨来到身边后。

        郑涛拍了拍谢雨的肩膀,对他说道:

        「老谢,你和韩立同志解释一下那头驴的事儿吧。」

        谢雨微微一怔,他还以为郑涛找自己是有啥正事要说呢。

        不过很快他便回过了神,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很微妙的表情,对徐云说道:

        「韩立同志,是这样的。」

        「大概在一个多月前吧,当时我刚从队里下班呢,队长就带着职工医院的林宇医师找到了我。」

        「林医师说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xsv.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