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义之所在_走进不科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一章 义之所在

第(3/3)页

天之前,二者只是通过一次简单的电话罢了。

        不过很快。

        杨振宁的心中骤然浮现出了一丝明悟。

        难怪.....

        难怪李政道会说想吃母亲做的熏鱼了——如果张明璋此时不在大陆,他回国又去哪里吃熏鱼呢?

        想到这里。

        杨振宁的眼中忍不住冒出了些许好奇:

        “光达,如今对岸和大陆关系僵成这样....他们怎么会愿意放政道的母亲回来?”

        陆光达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语。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对岸显然不可能蠢到把张明璋放回大陆。

        但世间万物皆有代价,在足够的筹码面前,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可以变作可能。

        而兔子们这次拿出的筹码则是.....

        陈文良。

        当然了。

        这位在兔子们的眼中属于明牌的卧底,兔子们经常利用他回传一些假情报。

        例如当初杨世驹他们驾驶的三架u2侦察机,便是因为陈文良传回的电报而起飞的。

        不过这种所谓的“明牌”仅限于兔子方面知晓,在对岸眼中,陈文良依旧是个掌握了很多我方机密的王牌特工。

        加之张明璋说到底也只是李政道的母亲,而非李政道本人,把她留在对岸顶多就是迫使李政道不回大陆罢了。

        因此在思量过陈文良的价值后,对岸还是决定同意这次交换。

        同时在交换过程中对岸也没做什么手脚——并非是对岸多有道义,而是此时海对面还有很多学者的家属都在对岸呢。

        如果他们对张明璋做了什么事儿,反倒可能失了那部分学者的人心。

        所以早在一个多月前,张明璋便已经顺利的回到了国内。

        若非如此,李政道也不可能会愿意回国。

        只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之间确实没啥聊天的机会,李政道又不会蠢的把这事儿到处张扬,因此杨振宁才一直不知道这事儿。

        “.......”

        眼见杨振宁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陆光达便明白对方的问题差不多都问完了,于是在座位上换了个姿势:

        “对了,老杨,在来的路上我听黄昆同志简单提过,说是你和政道搞了个世纪赌约?”

        杨振宁原本的神情还有些恍惚,闻言立刻回过了神,很快点了点头:

        “没错。”

        说话的时候,杨振宁的身板也挺直了几分。

        陆光达的这个问题可不是简单寒暄,而是代表组织开始了解起了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这事儿对杨振宁本人也很重要,毕竟无论他和李政道的赌约是啥,前提都是得兔子们支持他才有可能完成。

        “事情是这样的......”

        陆光达不是外人,于是杨振宁便把自己与李政道的矛盾详细解释了一遍,接着从公文包里抽出了自己之前做过的算式:

        “.....这是我和老黄还有那人在船上做出的一些推导,光达,你也是理论物理的专家,帮忙看看给点意见?”

        陆光达点点头,接过算纸看了起来。

        这并非他不信任杨振宁,而是此时他肩负着审查的任务,很多事情都必须要仔细思量验证才行。

        “......元强子模型中描述中微子的proca方程.....沿bch公式做个级数展开.....短时效的破缺场。”

        “然后引入s=eiθsi=limn→∞n=eiθ2σi=eiθ2σ......”

        “假设一个平庸分量.....”

        “叽里咕噜哈基米......”

        十多分钟后。

        陆光达缓缓放下手中的算纸,杨振宁则问道:

        “怎么样,光达,推导过程有发现问题吗?”

        “没有。”

        陆光达摇了摇头,旋即语气中便带上了些许好奇:

        “振宁,你准备探索暗物质和引力子?”

        杨振宁重重点了点脑袋,解释道:

        “没错,元强子模型已经把标准粒子的框架给搭建起来了,电弱统一虽然依旧有探索价值,但比起原先已经要折价了不少。”

        “强相互作用差不多同理——产生...或者说承载强相互作用的八个【层子】都已经在框架内被预言了,剩下的无非是找到它们而已。”

        “虽然它们都有获得诺奖的可能,但即便是获得了诺奖,也只能算是垫底的成果。”

        “这种成果作为荣誉来说已然足够,但在我和那人的恩怨面前....还有些不够看。”

        上辈子是诺贝尔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诺奖的设立时间是在1895年,首次颁发于1901年,截止到眼下这个时期,诺奖已经颁布了整整60届。

        这60届诺奖由于时代问题,彼此间的重要性...或者说含金量自然也存在着高低。

        比如说高质量的诺奖成果有很多,例如老爱的光电效应、伦琴的x射线等等。

        最水的诺奖则也有不少,例如1912年的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这货获奖的原因是发明了自动化的灯塔和浮标——还是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六个月颁的奖.....

        所以强相互作用的媒介子即便被发现,也顶多就是个垫底级别的水准罢了。

        正如杨振宁所说。

        他和李政道都是曾经的诺奖得主,宇称不守恒在诺奖中也都可以排名靠前,用普通的诺奖成果来终结它们的恩怨,确实有点不够看。

        陆光达显然也能理解杨振宁的想法,听完后缓缓点了点头:

        “不过振宁,如果你们的视线瞄准的是暗物质和引力子...那么需要的设备精度恐怕要比较高啊。”

        “是非常高。”

        杨振宁纠正了好友的说法,掰持着手指说道:

        “暗物质相对来说要简单一点,大概在几十gev的能级下就能发现了,难点在于如何让这种暗物质‘现形’。”

        “按照目前国内的科技水平,我估计大概25年内有机会发现暗物质。”

        陆光达嘴角微微翘起了一丝弧度,没有打断杨振宁的话。

        25年?

        开什么玩笑......

        如果你知道现在221基地有什么人存在、他又给国内带来了多少变化的话,最少都会把时间给减半.....

        “至于引力子嘛.......”

        说到引力子,杨振宁很快停下了介绍,转而从身边的袋子里取出了另一张纸:

        “这是我回船舱后自己推导计算的一些设备要求,当然了,由于时间问题精度可能有所偏差,但区间...或者说量级上应该不会出入多少。”

        陆光达同样再次接过算纸,认真看了起来。

        看着表情认真的陆光达,杨振宁脑海中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比起黄昆,自己的好友显然要靠谱多了,至少不会张口就是马....

        结果就在杨振宁思索之际,一旁的陆光达忽然一拍大腿:

        “卧槽,又要用到驴?!”

        .......

        注:

        现在算是最终的收尾阶段啦,昨天很多同学都留言希望能拿到杨老的签名啥的....我昨天就说过了,自己是有很多想法的,比如说合照签名vlog啥的,但是能不能成还是要看杨老到时候的状态。

        所以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我没有办法做任何保证,昨天收到的通知是行程批了,也就是肯定能见杨老,至于能做到啥程度只能到时候看。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xsv.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