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大审判(五)_文明破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83章 大审判(五)

第(3/3)页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乐于在污泥中搏斗,但李润石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能力,但他不是这种人。

      不过回到高层次的斗争领域,李润石可就如鱼得水,他向同志们解释道:“苏联与我们一样,都追求以我为主。而且苏联的自然禀赋也能够支持苏联的这种意愿。但是苏联的人口不足,而且苏联的气候决定苏联在轻工业领域无法与温带地区的工业国竞争。而苏联不愿意受制于人的秉性,使得苏联不可能接受别人主导的分工合作机制。

      如果是斯大林继续执政的话,苏联不可能加入关贸总协定,而是会搞苏联主导的同类协议。我们当然希望苏联会加入我们,但是我们也没有能力逼迫苏联加入我们主导的制度。”

      最后这句话让不少同志们露出了会心得笑意。没错,苏联是大国,中国也没有和苏联爆发军事冲突的打算。所以苏联拥有完整的主权,自然可以决定自己的经济政策。

      领导层做出了决定之后,自然有擅长这些领域的同志负责。这些同志们都是在本职工作领域表现出色而晋升到现在的位置。在私人领域,他们或许都是十分优雅甚至是和善之人,但是在执行公务的时候,这些同志们中相当一部分可称得上是心狠手辣,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几个部门内执行层的同志一商量,先是外交部出面,对苏联表达了对于罗马尼亚与匈牙利之间冲突的“不乐见”态度。

      在苏联给出回答之前,商务部才出面,向苏联提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建议。

      如果按照中国华文明最顶尖的格局,这两件事之间的确可以有关系,但是这两件事并不能当做有必然联系的思路去做。中国虽然讲一盘棋,却在具体执行上讲究一码归一码。

      然而苏共就不会这么看。在苏共看来,如此短的时间内提出两件事,头一件事比较小,后续的第二件则是关乎苏联经济整体发展方向。两者之间就有种联系。

      苏共内部就此事进行了讨论,却没人敢拍板。因为从1921年,对外贸易领域就是斯大林主管,之后斯大林搞一国社会主义政策,利用中苏两国之间的贸易,以相当公平的价格买到了苏联急需的技术与设备,使得苏联国家建设一飞冲天。

      自此,这个领域就成了斯大林的威望来源。在对外贸易政策领域上执行斯大林同志的正确领导,认真工作,这是没问题的。但是决定对外贸易政策,连基洛夫都不敢。

      斯大林反复思考之后,最终决定,先不要加入中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

      李润石的判断被验证后,中央的同志们对李润石主席的尊敬不自觉的就增加了一分。国家主席就是指出大方向,李润石的判断能力的确超出其他同志,能够更加正确的指出方向。

      李润石早就把此事放下了,他的注意力放到了建立欧洲的联合体方面。现阶段搞出一个欧盟,并不符合欧洲的现状,也没必要。李润石希望欧洲出现局面,是西欧主动搞出一个煤钢共同体。东欧则搞出一个安全合作体系。

      这样的话,苏联,西欧,东欧就形成了三角关系。中国只需要花费并不大的力量,就可以维持这个三角关系不崩溃。

      欧洲文明层级不高,但是在这种斗争领域,欧洲各国倒是门清。只要中国真正希望欧洲和平,欧洲国家就愿意引进中国这个域外国家参与到欧洲的事务中去。

      对于这种形态,何锐有过一个评价,“这就是欧洲的新奴隶思维”。

      这话虽然非常刻薄,却不是瞎话。在李润石的私心里,他是很想看看欧洲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xsv.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