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章 军火贸易总额_抗战之重整河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37章 军火贸易总额

第(2/3)页

通过这条路线,让英联邦国家的海上力量没有如日不落帝国一般迅速的衰落下去。

  第一届广州军事博览会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军事博览会结束之后,各国代表团对中夏军事力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自身与中夏三军之间的差距。

  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差距是令人窒息和绝望的。

  因为他们基本看不到弥补差距的希望。

  联合国三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震撼和忧虑过后,急切的想要强大自身军事力量。

  不奢求在短时间内达到或超过中夏的水平,但是至少要保证自身力量强于另外两方。

  军事博览会结束之后又过了20余天,到2月初的时候,各国相继拿出了自己的采购方案。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苏维埃愿意支付超过500亿新华币的资金购买共和国的飞机、战舰和坦克。

  他们主要侧重于购买海军装备,陆军和空军装备则是浅尝辄止。

  在参加军事博览会之前,克里姆林宫也知道海军是联盟军事力量的短板。

  可当参加军事博览会,近距离的感受火力展示的震撼之后,克里姆林宫才真正认识到,在世界强大海军力量面前,他们的短板有多么的虚弱。

  因此决痛定思痛,决意花费巨大代价购买先进装备弥补差距。

  克里姆林宫方面展现出的孤注一致的气魄是值得敬重的。

  本着睦邻友好,均衡大国军事力量的原则,中夏也没有让克里姆林宫失望,直接打包卖出了两个淘汰下来的超级航母战斗群。

  (实际上是看在超过500亿新华币资金的面子上!)

  世界货币体系在联合国成立之前便确定下来了,中夏新华币与黄金直接挂钩,与美元的兑换比例为1:2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xsv.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