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社会重建-改道观寺庙为学堂_南明鼎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0章 社会重建-改道观寺庙为学堂

第(3/3)页

容怔住,半天阖不上,本来想要反驳,但见对方信心满满的,大气不敢出,只得呆呆的坐在一边。

  但钱粮天上不落地上不生,公立学堂巨额开支一时半刻之间难以解决,正如大家预料那样,若要在全省各个乡都建立起公立学堂,每年至少需要50万两白银,若加上其他开支,每年耗资可达七八十万两之巨。

  虽然这几年革除大弊,各地赋税大增,但每年拿出如此多的钱粮补助教育,在大家看来还是有点匪夷所思。

  整个大堂陷入一阵沉默,杨麟也静下心细想,总结前世公立教育得失利弊之后,迅速拿定注意。

  大家担心的不是钱吗?现在自己大权在握,来钱的地方太多太多。

  自明宋以来,佛寺道观遍布全国,就像笔者所生活乡村,现代一个乡就有多个寺庙(在古代一个集市面积数倍于现在乡镇,各个集市多有数所寺庙),很多寺庙道观成为地方一霸,并且不用缴纳赋税。

  既然如此,那就废寺院道观,以兴办学堂为名,废黜寺庙道观的各种特权,在各地建立起新型学堂。

  过去寺庙道观寺庙雄伟,良田千亩,不但大量占据社会优质资产(良田),而且还像现代慈善机构一般从社会募集大量财富,更不用缴纳任何税赋。

  现在讲道观寺庙改为平民学堂,就是将过去寺庙道观霸占的社会财富转移到公立学堂,外加社会捐款,以及财政补助,如此完成社会重建。

  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杨麟信心勃勃责任重大,决心利用全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心理,决心利用下层读书人改变自身贫困的经济社会地位的梦想,完成社会重建。

  明朝私塾老师收入中等,但依赖地方豪门大户,工作极不稳定,而新式学堂主要由官府兴办,在地方聘请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不但免除奔波之苦,而且工作更有保障。

  大政方针普定之后,剩下的就是宣传这种思潮,就是在全省范围内寻找办学场所,筹集办学经费,采用官办、官民合办,或者完全民办等方式,在地方大量建立公立学堂,完成社会重建。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xsv.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